▸ 何謂幽門桿菌?

幽門螺旋桿菌(以下簡稱幽門桿菌),是一種革蘭氏陰性細菌,其一端有 4 到 6 根鞭毛,此菌感染全世界約一半的成年人,台灣地區的感染率約 54%。幽門桿菌在人體中能寄居在胃黏膜的上皮,毒性較強的菌株會產生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。幾乎所有十二指腸潰瘍(95 - 100 %)以及大多數胃潰瘍(70 - 80 %)都與幽門桿菌有關。

幽門桿菌的根除治療,大部分可以使往年反覆發作的消化性潰瘍得到「 根治 」,不再復發,是治療消化性潰瘍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。

世界超過 50% 人口在消化系統上部帶原幽門桿菌。感染較盛行於發展中國家,而西方國家的影響範圍也逐漸縮小。幽門桿菌的傳染途徑為口對口或口對臉傳播,但個體通常是於幼時被感染。幽門桿菌的螺旋狀(屬名由來)被認為是演化以通過胃黏膜。幽門桿菌會造成胃黏膜慢性反覆發炎,形成慢性胃炎、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,甚至容易變成胃癌。

▸ 幽門桿菌檢查法

1碳13 幽門桿菌呼氣檢查:是最常用來偵測幽門桿菌的方法,檢測前服用碳-13尿素試劑,若細菌存在,其尿素酶可將尿素轉變成二氧化碳,檢測呼氣的碳13 量,可以檢驗幽門桿菌的存在。
2血清抗體檢測法:抽血測定血清中是否有幽門桿菌抗體,若有抗體表示過去曾經感染或現在正感染

▸ 幽門桿菌除去流程

1檢查
經由胃幽門桿菌血清抗體檢測法及碳13 幽門桿菌呼氣檢查後,確定是否感染幽門桿菌及除菌的必要性。
2治療開始
除菌方式為每日早晚服藥,連續服用 1至2 週。 若胃、十二指腸有潰瘍,在服用完1至2週幽門桿菌除菌藥物後接著要再服用5-7週胃藥。
3治療結束
療程結束,必需確定是否除菌完成,在停藥一個月後回院複檢(需空腹8小時)。
4結果判定
若除菌不成功,依醫師處方,再一次接受除菌治療